Alloy 600可以通過熱加工或冷加工輕松加工,并通過標準的焊接、釬焊和軟釬焊工藝連接。盡管合金只能通過冷加工硬化和加強,但通過結合冷加工和熱處理,可以在成品部件中獲得廣泛的機械性能。熱處理行為由許多相互作用的變量控制:冷加工量、晶粒尺寸、化學成分和材料尺寸。因此,通常通過實驗確定熱處理的時間和溫度。通常,1850°F/15分鐘(1010°C/15分鐘)的退火處理會產(chǎn)生柔軟的材料。短時間暴露于1900°F(1040°C)會產(chǎn)生柔軟的材料而不產(chǎn)生粗晶粒結構。晶粒長大直到合金加熱到約1800°F(980°C)。在那個溫度下,合金微觀結構中抑制晶粒長大的細小分散的碳化物顆粒開始聚集。碳化物的溶解開始于約1900°F(1040°C)。在2000°至2100°F(1090°至1150°C)下處理1至2小時會完全溶解碳化物,并導致晶粒尺寸增加。這種固溶處理有助于獲得最大的蠕變和斷裂強度。通常,材料具有細小的晶粒結構是首選,因為它具有更好的耐腐蝕性、更高的抗拉、疲勞和沖擊強度。對于所有低溫應用、大多數(shù)中溫應用以及需要抵抗沖擊和腐蝕的高溫應用,通常更傾向于使用細晶材料。晶粒尺寸取決于加工。熱軋產(chǎn)品通常具有小晶粒尺寸,因為它們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完成。退火對熱軋材料的晶粒尺寸影響很小。無論是冷加工還是退火狀態(tài)的冷拉或冷軋材料,都將具有小晶粒尺寸。固溶處理會在熱加工或冷加工材料中產(chǎn)生粗晶粒結構。
冷加工材料的再結晶時間因冷加工量和具體成分而異。加熱和酸洗Alloy 600像所有鎳基合金一樣,在加熱前必須清潔,并且必須在無硫氣氛中加熱。鍛造或開放式退火的爐子氣氛應略微還原,以防止過度氧化。加熱后的冷卻速率對Alloy 600的機械性能影響很小。然而,合金在1000°至1400°F(540至760°C)的溫度范圍內(nèi)容易形成碳化物沉淀,如果材料需要酸洗或用于需要無敏化環(huán)境,則應迅速通過該溫度范圍冷卻。該合金只能在非常干燥的氫氣中或在真空中光亮加熱,并且如果需要光亮表面,則通常必須酸洗。熱和冷成型Alloy 600的正常熱加工溫度范圍為1600°至2250°F(870°至1230°C)。重熱工作應在1900°至2250°F(1040°至1230°C)之間進行;輕工作可以繼續(xù)到1600°F(870°C)。該合金在1200°至1600°F(650°至870°C)的溫度范圍內(nèi)延展性低,不應在該范圍內(nèi)工作。通過在1200°F(650°C)以下的溫度下仔細加工,可以在材料中發(fā)展出高抗拉性能。Alloy 600可以通過用于鋼和不銹鋼的標準工藝進行冷成型。Alloy 600的工作硬化速率大于低碳鋼但小于304型不銹鋼。機械加工Alloy 600略比304型不銹鋼更易于加工,略比303型自由加工不銹鋼更難加工。最好在重型設備上處理合金,使用足夠大和重的切削工具以承受負載并快速散發(fā)產(chǎn)生的熱量。工具必須銳利并具有正確的幾何形狀。焊接Alloy 600可以通過常規(guī)焊接工藝輕松連接。焊接可以通過氣體鎢極電弧、氣體金屬電弧、埋弧焊和屏蔽金屬電弧工藝進行。